恒力精神
積極主動 勇敢面對 精益求精 服務社會
恒力口號
您的需要=我的追求
主題思想
提升理念 自我審視 精干主體 責任明確
賞識公明 質量定績 安全考紀 以技定崗
按能取薪 務實高效 追求卓越 爭做第一
恒力文化
誠實——只有坦誠相待,才能勇敢面對現實,追求發展;
團結——團結就是力量,團隊更能體現每個人的價值;
勤勞——天上沒有餡餅掉,要想獲的更多,只有付出更多;
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恒力文化詮釋
江蘇恒力爐業的建立,重新整合了電爐之鄉丹陽的電爐發展格局,形成3足鼎立的狀態,眾多的電爐人才也將必然重新整合,在新公司建立之初如何確定自身在熱處理設備行業新的位置、健康發展的方向和策略是必要的。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和世界經濟一體化,企業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在21世紀,企業應以一種什么姿態和方式來尋求健康發展呢?應該認識到:追求卓越的文化,而成功的企業也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先進的企業之所以能夠戰勝落后的企業,就是因為先進企業的文化比落后企業的文化更能適應競爭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的緣故。
企業文化體現企業核心價值觀念。
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衷心認同和共有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念,它規定了人們的基本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或者說是習以為常的東西,是一種不需要思考就能夠表現出來的東西,是一旦違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的東西,而且這些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還應該在新老員工的交替過程中具有延緩性和保持性。一個優秀的企業,就是要創造一種能夠使企業全體員工衷心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念和使命感及優越感、一個能夠促進員工奮發向上的心理環境、一個能夠確保企業經營業績的不斷提高、一個能夠積極地推動組織變革和發展的企業文化。
我們應當賦予企業文化什么內涵和風格呢?這當然與我們公司所處地區、行業、發展階段、員工素質、管理層的管理意識、管理者等一系列因素有關。但是不管怎樣,它必須回答這樣幾個核心問題:
第一,如何看待顧客;第二,如何看待員工;第三,如何思考和定義競爭;第四,如何考慮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第五,如何考慮合作與競爭;第六,如何認識成本和利潤;第七,如何確定企業每階段發展目標和策略;
企業文化注重對企業“權力人”權力的尊重
從目前成功企業的企業文化分析中看,他們都非常重視對企業各種“權力人”權力的尊重;萜盏钠髽I文化明確提出:“以真誠、公正的態度服務于公司的每一個權力人”的思想,這與IBM公司的“讓公司的每一個成員的尊嚴和權力都得到尊重,為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提供最上乘的服務”有異曲同工之處。反觀之我們呢?
建立企業文化,必須使每一位權力人滿意,他們包括顧客、員工、股東、社會與環境,甚至包括供應商和競爭對手,在這里僅說員工問題。企業究竟有沒有把員工視為企業的權力人?我時常聽到管理層討論如何讓員工努力工作,怎樣去要求和管理他們,但很少聽到管理層認真研究他們如何實現對員工所承擔的義務(有多少企業認真考慮過對員工應承擔什么義務和責任)的承諾。如果你要營造一個使每一位員工都努力工作而不問報酬是什么的環境,那么你應該首先想一想,為此你對員工承擔了什么?如果你要員工忠于企業,那么企業對員工的承諾又是什么?企業沒有確保每名員工的受雇能力的責任。
說得更實際一點,企業文化就是通過方針、政策、原則、制度所表達出來的企業核心價值理念。然而,許多企業所推崇的價值理念與他們所執行的規章制度是相互抵觸的,有的甚至是背道而馳的。某企業集團提出了“泥飯碗”文化,本意是想建立一個能夠使員工不斷競爭向上的心理環境,然而又有哪個能人會珍惜這個“泥飯碗”呢!
一句話,要想使員工關心企業,能夠與企業同心同德、盡職盡責,最著急的在于員工能否分享企業成長所帶來的好處。也就是每個員工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需求能否滿足。只有在這種企業文化下,員工才能樹立積極的工作價值觀,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才能體會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現出敬業敬職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員工所熱愛。
我廠正處于新舊交替的情況,新公司的成立將吸引更多的新員工,新生代員工對企業文化有了新的要求,新企業文化的建立和營造,是目前管理層最重要的事,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任務,它關系到整個組織系統的運行和發展系統工程。管理的問題是人的問題,主要是管理者的問題,關鍵在于那些管理“管理者”的人。因此,管理者,特別是高層管理者的觀念和行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企業文化中,管理者是企業利益的代表者,是群體最終的責任者,是下屬發展的培養者,是新觀念的開拓者,是規則執行的督導者?傊,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每一位管理者能否把握好自身的管理角色,實現自我定位、自我約束、自我實現、乃至自我超越,關系到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
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需要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靈魂,那就是對企業領導者的要求。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也就是一個企業的品牌,那就是至誠至信的代表,反觀我們,有多少人是在為企業健康成長而奮斗。在中國企業家及企業管理者的群體意識中,仍有諸多與時代格格不入的落后意識,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急功近利的經營意識,淺短狹隘的小市民經濟意識,好大喜功的狂妄意識,與市場經濟背離的弄虛作假和過度投機意識等。如果企業面對這些落后意識,抱守殘缺,企業的一切創新也就無從談起。不創新,就滅亡。意識是觀念形態,是思想的集中體現,行為的直接表現。企業是一種特定的社會組織,也具有意識。企業的意識,實質指的是企業家及企業管理者的群體意識。在現實生活中,惟企業家及企業管理者的群體意識不斷解放和創新,才能使企業獨步于天下,長勝不敗。
回顧80、90年代“祝小平”品牌的成功,跨入21世紀后,面對新的市場規律和機制,心有余而力不足,但那勇往直前,勇敢面對的精神應該延續到下一代“祝琦”品牌的打造上,結合新的管理理念,新的執行方式,相信新公司將會非常成功的騰飛。(新公司管理層,擁有丹陽地區最具動力的智囊團)。
人性都是自私的,每個人皆以自己為圓心,以自己關心為半徑,劃出自己的圈圈。如何最大程度的將新公司作為每個公司員工的圓心,也就是努力凝聚每個“恒力人”的力量,采用拔河的技巧向一處使勁,將是每個人管理人擺脫小我實現正確管理的原則。
任何個人利益在企業的健康利益面前讓步,只有那樣企業才能健康發展。